摘要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话剧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国话剧家在借鉴与探索中逐步确立了现实主义舞台美术的主体地位,中国话剧剧场艺术也在这一时期得以肇创。上海戏剧协社于1933年创作出品的话剧《怒吼吧,中国!》是彼时期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该剧从一个侧面映照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舞台美术的两大时代特征:“近思远观”和“融通汇合”。以该剧为代表,中国戏剧家注重借鉴外国舞台布景的优秀成果,注重舞台美术各分支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注重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的协同性,使得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舞台美术迅速呈现出崭新面貌。
-
单位中央戏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