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作曲家们选择同种(或同族)民族乐器,或加入个别其他民族乐器(组),创作民族室内乐,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音乐创作现象。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创作旨在凸显单一音色的衍展,用看似"低"对比度的乐器组合呈现出"高"丰富度的音响结构,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从技术性结构转向音响结构,再从音响结构转向个性化语言结构——从音乐表象转向音乐的整个叙述过程。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作品不再保持模式化结构,音乐语言极度精确与简练,在配器上与传统民族管弦乐法迥然不同,进而为听众带来新的聆听体验,最终呈现出中国传统艺术那种"于有限中见到无限"的超越。

  • 单位
    上海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