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甘胆酸对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于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肝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作为样本,以疾病类型的不同作为划分依据,将患者分为A组(慢性活动性肝炎)、B组(慢性迁延性肝炎)、C组(肝硬化)、D组(肝癌)4组(每组患者各22例),随机选取该院健康检查的人群22名作为对照组,对比5组患者的血清甘胆酸水平。结果对照组CG(1.50±0.20)mg/L,与A、B、C、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1、6.900、5.711、6.000,P=0.045、0.032、0.041、0.033)。A组患者CG指标最高,为(22.10±1.25)mg/L。B组CG指标最低,为(7.30±0.15)mg/L。C组及D组CG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CG(2.59±0.58)mg/L、B组CG(1.90±0.10)mg/L、C组CG(2.00±0.13)mg/L、D组CG(1.04±0.05)mg/L,与治疗前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8、7.142、6.820、6.775,P<0.05)。结论借助血清甘胆酸诊断肝病,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明确疾病类型,为临床对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