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圆锥角膜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ALK)后的屈光不正常导致术后裸眼视力不佳,尤其是高度散光。这样的屈光不正虽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或行角膜屈光手术矫正,但术后视觉质量差或因角膜厚度不足等难以实施角膜屈光手术。研究证实环曲面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对屈光不正,尤其是高度散光有较好的矫正作用,但其在DALK术后的应用研究较少。目的探讨TICL植入术矫治DALK术后的屈光不正,特别是高度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系列病例观察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眼科中心圆锥角膜DALK术后18个月以上且拆线3个月以上的屈光不正患者8例8眼,其球镜度数为0-7.5 D,柱镜度数为-2.5-6.0 D。所有患者均行TICL植入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检测术眼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CV-3000综合验光仪进行验光;采用OCULYZERⅡ测定角膜散光、角膜厚度及前房深度;采用ST3000P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仪检测角膜内皮细胞数(ECD);采用Goldma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比较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检测结果。观察TICL植入术术中或术后的并发症,评价手术的安全性。结果术后6个月,所有术眼的UCVA及BCVA均好于术前,术后球镜度数和柱镜度数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后球镜度为-0.5-1.0 D,柱镜度为-0.5-2.0 D。术眼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1年和2年的ECD分别为(2 520.2±307.2)、(2496.2±306.2)、(2469.6±304.5)、(2432.0±305.4)和(2 383.4±309.4)个/mm2,眼压分别为(14.57±3.75)、(16.62±4.21)、(16.57±3.56)、(15.66±3.37)和(15.13±3.48)mmHg,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75,P=0.825;F=9.871,P=0.394.);术前及术后2年术眼的前房深度分别为(3.15±0.03)和(3.12±0.0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P=0.16)。术后6个月所有术眼TICL轴位偏差均小于10°且趋于稳定。所有术眼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TICL植入术可用于圆锥角膜DALK源性高度散光的矫正,其临床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 单位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