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红树莓酵素对伊犁马肠道形态、菌群结构及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机制,本研究选取24匹健康状况良好、遗传背景一致,公母各半的伊犁马,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低剂量红树莓酵素添加组(0.1 g/kg)、中剂量红树莓酵素添加组(0.2 g/kg)和高剂量红树莓酵素添加组(0.4 g/kg),实验周期28 d。饲料中给药后观察并计算各组伊犁马的腹泻率,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间均无差异(P>0.05),表明红树莓酵素对伊犁马无毒副作用,可以进一步实验。各组饲喂至28 d时选取2匹中等、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麻醉后分离带有食糜的盲肠肠段和小肠肠段,测定其微生物菌群和肠道pH,采用qPCR检测肠组织中纤维素酶关键酶基因melA的转录情况,并进一步观察其组织形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红树莓酵素添加组伊犁马空肠总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含量和肠道pH值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呈红树莓酵素剂量依赖性。红树莓酵素添加组马肠组织中纤维素酶基因melA转录水平显著提高,且呈红树莓酵剂量依赖性(P<0.05)。电镜下观察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结果显示,红树莓酵素高剂量添加组马小肠绒毛排列整齐且密集,长度略有增加,黏膜形态结构明显最优;其次是红树莓酵素中剂量添加组,最后是红树莓酵素低剂量添加组和空白对照组。采集各组马血液分离单核细胞,采用ELISA检测伊犁马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TNF-α、IFN-β、IL-1β、IL-8的含量;采用qPCR测定各组马血清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各红树莓酵素添加组伊犁马单核细胞中细胞因子IFN-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TNF-α、IL-1β、IL-8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且呈红树莓酵剂量依赖性。qPCR结果显示,红树莓酵素添加组马血清中免疫相关基因IFN-β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上调,而免疫相关基因TNF-α、IL-1β、IL-8的转录水平均显著下调,且呈红树莓酵剂量依赖性(P<0.05)。本研究首次证实红树莓酵素可通过改变马肠道p H值使其肠道菌群数量显著优化(P<0.05),改善肠道黏膜形态,且增强伊犁马的免疫力,该研究为马的无抗养殖和疫病防控奠定了基础。
-
单位武汉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