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内胆管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肝癌的15%~20%。近年来,全球ICC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因其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侵袭能力强,多数患者就诊时就已处于终末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ICC治疗不断向个体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介绍了ICC在发病机制、分子分型、早期诊断方面等基础研究的进展,并回顾了近几年ICC的临床转化研究。希望通过其进展,为ICC的治疗和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