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海鸥沙是珠江三角洲一个极富特色的沉积砂体。本文基于钻孔资料并结合长周期"动力-沉积-形态"模型,从沉积学和地貌动力学角度对全新世以来海鸥沙的形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海欧沙在全新世的沉积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河流相、河口湾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全新世海侵盛期以来,虎门涨潮射流和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是影响海鸥沙形成演变的主要动力。6000—2500a BP,受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的影响,海鸥沙中北部地区一直处于冲刷无沉积状态,由虎门涨潮射流带来的泥沙主要在海鸥沙南部沉积,沉积速率约为0.67mm·a–1;2500—1700aBP,随着番禺平原的发育,东北—西南向涨落潮流逐渐消弱,海鸥沙进入一个快速沉积期,平均沉积速率约为15mm·a–1,沉积由两端向中间发展;1700—600a BP,随着沙湾水道的形成,海鸥沙中部迅速发展,至600a BP左右,海鸥沙基本形成并出露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