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颗粒物(PM)形成的有机化合物乙二醛加重特应性皮炎(AD)症状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幼鼠为实验对象,于出生后第21天断奶,通过内皮下注射辣椒素构建AD模型,利用乙二醛蒸汽循环装置对幼鼠进行乙二醛干预。根据实验要求,将40小鼠随机分为乙二醛AD组(Gly-AD组)、单纯AD组(AirAD组)、单纯乙二醛组(Gly-naive组)和对照组(Air-naive组)。每周定期检测皮肤瘙痒和皮炎症状。采集大鼠皮肤和血液,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定植、抗菌肽和免疫球蛋白产生、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等免疫学特征。结果①乙二醛可加重AD大鼠的瘙痒和皮炎,但未引起幼鼠的任何症状。②免疫荧光染色显示,AD大鼠皮肤表皮层中LL-37和β-defensin-2的表达显著高于幼鼠。与金葡菌定植结果相似,暴露于乙二醛后,AD和幼鼠表皮中LL-37和β-防御素-2的表达也明显升高。这表明抗菌肽表达的变化与乙二醛对金葡菌定植的增加有关。③乙二醛暴露后,AD大鼠TNF-α和IFN-γmRNA表达显著升高,而幼鼠TNF-α和IFN-γmRNA表达增加不明显。同时,暴露于乙二醛对AD和幼鼠IL-4和IL-5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且无论是AD大鼠还是幼鼠,暴露于乙二醛后血清IgG2b及IgE水平均保持不变。这表明,暴露于乙二醛可上调AD大鼠皮肤中的Th1免疫反应,而对Th2免疫反应无明显影响。结论在AD大鼠中,暴露于乙二醛加剧了皮肤瘙痒和炎症,这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皮肤的定植增加和Th1型免疫反应有关。

  • 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