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该术能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但PKP术后易新发相邻椎体骨折而影响手术的总体疗效。PKP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与患者的骨密度、年龄、体质量指数、性别、胸腰段生物力学特点、骨折严重程度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自身因素,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注入量以及术后椎体高度和局部后凸角的恢复程度等手术因素,以及填充的骨水泥材料有关。本文就PKP术后相邻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因素及防治进展进行了综述。

  • 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