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研究目的:身心锻炼与传统的体育锻炼不同,是一种结合了身体活动和冥想练习的复合锻炼形式,通常包括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等。与有氧或抗阻运动相比,身心锻炼的强度较低,节奏平缓,尤其受到老年人和有慢性疾病群体的欢迎。研究发现身心锻炼不仅能改善和促进个体的生理机能,而且也具备良好的心理效益,如能有效提升锻炼者的执行功能、学习与记忆等,同时还能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但是目前这种效益潜在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探究身心锻炼对大脑可塑性的影响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身心锻炼的健康价值,有针对性地提高健康或疾病人群的身、心、脑健康。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身心锻炼影响大脑可塑性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和可视化,探索身心锻炼与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热点分布和发展态势。研究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使用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将检索限定在SCI、SSCI和A&HCI三大引文索引。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语种类型为English,数据检索并下载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18日。为了保证文献的查全率,检索时使用了"身心锻炼"和"大脑可塑性"相关的多个关键词的组合,"身心锻炼"相关词包括:Tai ji,Qigong,Baduanjin,Yoga以及mind-body exercise等;"大脑可塑性"相关词包括:neuroscience,neural plasticity以及neural mechanism等。首先使用WebofScience自带的"分析检索报告"功能对身心锻炼与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文献的时间、国家/地区、来源期刊以及作者分布;其次使用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软件(5.8.R1)对搜集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和文献共被引分析,年份设定为1993—2021年,单个时间切片的长度设为2年,提取节点的阈值设定为单个时间切片的前50位,探测领域内高频关键词,同时对文献共被引网络进行聚类分析,聚类标签的生成使用基于施引文献标题的LLR算法,展示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分布以及各研究主题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总共检索到282篇身心锻炼与大脑可塑性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被引总频次合计9288次,篇均被引32.94次,H指数为43。时间分布上,相关文献最早出现在1993年。自2012年开始,文献数量开始稳定在两位数以上,近两年更是每年突破30篇,发文量大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国家/地区分布上,排名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依次为:美国(113篇)、中国(65篇)、印度(37篇)、英国(21篇)和德国(17篇),结果显示美国在相关研究领域最为活跃,远高于其他国家,也验证了其强大的科研水平及影响力。而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实力也不容小觑,特别是探索中国传统养生锻炼项目(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与大脑可塑性关系的研究近年来日益增多。来源期刊分布上,发文量在10篇以上的为Frontiers旗下的三本杂志,分别是:Frontiersin Human Neuroscience(16篇),Frontiers in Psychology(16篇),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14篇),体现出了这三本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类别的期刊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作者分布上,发文量在10篇及以上的作者共有4位,分别是Tao Jing(12篇),Kong Jian(11篇),Chen Lidian(10篇)和Liu Jiao(10篇),这4人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平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频次在前5位的关键词为:meditation(77次),yoga(75次),exercise(51次),brain(50次)以及taichi(38次),由此可见,瑜伽、太极拳等运动冥想形式与大脑可塑性的关系一直是本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献共被引的聚类分析发现,可以将该研究领域划分为3个主要聚类知识群:知识群1,冥想练习与大脑可塑性研究历经了从概念界定到脑电和神经成像证据积累再到结果梳理和理论构建的过程;知识群2,瑜伽与大脑可塑性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磁共振成像研究,实验设计逐渐由横断研究向干预研究转变;知识群3,中国传统养生项目影响大脑可塑性研究的主题由太极拳向比较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八段锦)拓展,测量指标从大脑结构向包含了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多模态数据深入。研究结论: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282篇身心锻炼影响大脑可塑性的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该领域研究数量近年来稳中有升,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中国,成果多发表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类别的期刊,以中国研究者为主体的合作网络基本形成,且产出颇丰;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冥想、瑜伽和太极拳等主题,且各主题历经了侧重点各异的发展态势。
-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