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乌梅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乌梅中的活性成分及其相应靶标;利用Geen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与湿疹相关的疾病靶标。借助String平台分别构建乌梅及湿疹蛋白互作网络PPI并选取两网络的交集靶标。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乌梅活性成分及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利用String、基因本体(GO)进行分子生物功能注释。利用DAVID、Metascape数据库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乌梅中的活性成分有8个,乌梅作用于湿疹的靶点有32个。关键活性成分主要为槲皮素、山奈酚。关键靶标主要包括人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IFNG)、重组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基因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因子应答、细胞因子相关通路、有机物分子应答等生物过程。Metascape通路富集分析显示IL-17通路、MAPK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基因富集较多。结论基于网络预测乌梅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湿疹的药理作用机制,为乌梅的开发提供新思路及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