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张允岭教授治疗眩晕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 收集张允岭教授治疗眩晕的门诊中药处方数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5对筛选出的中药处方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方剂识别统计、药物功效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结果 通过收集与筛选,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药处方496首,涉及中药184味,药物总频次为8 532。药物使用频次前10位为白术、法半夏、川芎、黄芪、天麻、竹茹、豆蔻、远志、石菖蒲、白芍。药性以温为主,其次为平、微寒等,药味以甘为主,其次为辛、苦等,归经以肺经为主,其次为脾经、肝经、胃经、心经、肾经等。药物功效以燥湿化痰、平抑肝阳、祛风止痛、清心除烦、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等使用频次较高。对使用频次前20位的高频中药进行方剂识别,可获得相似度≥10%的35首经典处方。药物关联分析得到法半夏-白术,川芎-白术,天麻-法半夏等。药物聚类可将使用频次≥100次的28味高频中药聚成6类。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组方为白术、法半夏、川芎、天麻、竹茹、黄芪、远志、石菖蒲。结论 张允岭教授治疗眩晕注重补虚泻实,标本兼治,认为眩晕病机本虚标实,气血亏虚、清窍失养为本,痰湿瘀滞、浊邪阻窍为标,病位与五脏相关,牵涉胃腑,常用益气养血滋阴、健脾疏肝补肾、祛痰化湿活血、清心除烦息风、化浊开窍宁神、升清降浊祛邪之品,可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