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处理方法对白酒丢糟降解组分与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习超; 林宜锦; 欧梦莹; 陈克保; 焦士蓉; 关统伟*; 张家旭; 赵小林; 李智强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 2019, (11): 219-231.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处理对白酒丢糟降解组分、结构的影响,采用化学组(H2SO4、NaOH和H2O2)、物理组(微波和超声波)和生物组(绿色木霉、黄孢原毛平革菌和米曲霉)处理白酒丢糟。结果表明,化学处理使半纤维素含量减少,其中30%H2SO4处理将全部半纤维素去除,而纤维素含量持续增加;微波处理使木质素含量降低,纤维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使木质素含量从27.71%降至15.27%,而绿色木霉和米曲霉处理持续增加。化学和微波处理丢糟的最高比表面积在32.13~36.85 m2/g之间变化。随着溶剂浓度增加,化学处理后丢糟纤维结晶度持续增加,在25%H2SO4、25%NaOH和10%H2O2处理时趋于平稳;超声波处理使丢糟纤维结晶度从27.52%降至23.45%,而微波处理则升至37.03%;绿色木霉和米曲霉处理使丢糟纤维结晶度先增加后降低,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表现为持续增加。综上所述,化学预处理对白酒丢糟的降解在化学组分和比表面积方面表现较好,但持续增加的纤维结晶度可能对丢糟利用不利,单独使用超声波处理效果不佳,更适宜于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处理白酒丢糟。

  • 单位
    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 成都华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西华大学;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