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某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症候群病原学检测

作者:**热木·托合塔木; 古丽斯亚·海力力; 郜振国; 马合木提*
来源: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8, 33(06): 15-43.
DOI:10.13215/j.cnki.jbyfkztb.1808016

摘要

目的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症候群病人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6年12月乌鲁木齐市某哨点医院门诊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流行病学资料及粪便标本274份,检测粪便标本中的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人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es, HuCV、星状病毒(astrovirus, AstV)和肠道腺病毒(enteral adenovirus, EAd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RV并进行G/P基因分型,同时提取核酸;采用RT-PCR方法检测HRV,HuCV,AstV和EAdV4种病毒的核酸。结果 HRV,HuCV,AstV和EAdV病原体的检出率分别为45.3%(124/274),4.7%(13/274),1.8%(5/274)和1.1%(3/274);HRV和HuCV全年各月均可检出,其中HRV中G型以G9和G3为主,P型以P8为主,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发病高峰在秋冬季;阳性病例中城市患儿占91.0%(132/145)、农村患儿占9.0%(1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8,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是HRV,不同类别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点不同;秋冬季节在小月龄组和城市居住的儿童中实施防控措施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 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公共卫生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