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黄芪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的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搜集黄芪活性成分,根据各成分的SMILES式在TargetNet数据库预测各成分的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搜集VD靶点,求黄芪活性成分靶点与VD靶点的交集,得到黄芪治疗VD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将黄芪治疗VD的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交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并分析获得核心靶点;将核心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软件对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VD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共搜集到黄芪活性成分20个,包括华良姜素、异桔梗素、异黄酮烷、山奈酚和槲皮素等,得到预测靶点102个。收集并筛选得到VD靶点3 556个,得到黄芪与VD共同靶点71个,经PPI分析获得36个核心靶点,包括SLC6A4、ESR1、PTGS2、ABCB1、AR等。36个核心靶点富集到187个GO条目和32条KEGG通路,主要集中于神经功能、激素信号和血管生成方面。分子对接显示黄芪主要活性成分与VD核心靶点具有良好亲和力。结论 黄芪可能主要通过调节神经功能、激素水平和血管生成治疗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