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的治疗具有较大挑战性。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相关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价值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至2022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妇科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相关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共计57例,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将57例患者根据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相关异常子宫出血的术后临床治愈情况分为临床治愈组(n=28,49.1%)及非临床治愈组(n=29,50.9%)。对所有的受试者进行术后3个月的随访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孕产史、剖宫产史等基本临床信息、术前磁共振成像参数以及术后月经情况等与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相关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治愈率的相关性。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前次剖宫产年龄、怀孕次数、前次剖宫产时间、腹腔镜术前T2信号磁共振评估的子宫位置、缺陷长度、缺陷宽度、缺陷残余肌层厚度、缺陷邻近子宫肌层厚度及缺陷距宫颈外口距离等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出现时间(P=0.036,OR=1.019,95%CI 1.002~1.038)和术前磁共振成像的缺陷深度(P=0.010,OR=5.793,95%CI 1.635~25.210)是影响临床治愈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症状出现时间及术前磁共振评估的缺陷深度是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缺陷相关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治愈的影响因素,术前磁共振对于判断本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