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Mn12型永磁合金OA

作者:G.C.Hadjipanayis; A.M.Gabay; A.M.Schnhbel; A.Martín-Cid; J.M.Barandiaran; D.Niarchos
来源:Engineering, 2020, 6(02): 87-101.

摘要

具有四方ThMn12型结构的富铁化合物有潜力满足当下人们对于高磁能积、工作温度为150~200℃的贫稀土永磁体的需求。尽管磁体制备技术的发展滞后于相关磁性材料的研究是正常的,但对于ThMn12型磁性材料而言,这种研究进展的差异非常显著。近年来,随着以含少量结构稳定元素(如Sm Fe11V或Sm0.8Zr0.2Fe9.2Co2.3Ti0.5)或者不含该类元素的材料(如SmFe9.6Co2.4薄膜)为基础所合成的具有优异内禀磁性化合物研究的突破,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在日益强大的理论计算的帮助下,人们对于理想的化合物的探寻从未停步。遗憾的是,基于聚合物键合填隙改性粉末的磁体的研究仍然处于边缘阶段。人们发现,引入镧(La)可以提高(Sm,Zr)(Fe,Si)12中少数低熔点相的稳定性,从而首次使得液相烧结成为可能。然而,La金属的高反应活性会明显地破坏材料的矫顽力(Hc)。最初被抑制的ThMn12型相的可控结晶使得"块状"磁硬化成为可能,这不仅在Sm-Fe-V合金中可以实现(自20世纪90年代便为人所知),并且在添加La的(Ce,Sm)(Fe,Ti)12合金中也可以实现。然而,块状硬化所得的合金的性能仍然不能令人满意。机械化学合成的(Sm,Zr)(Fe,Si)12和(Sm,Zr)(Fe,Co,Ti)12粉末可能适合烧结成具有高强度的全致密磁体,尽管在此之前,两者都已开发出较高的各向异性,而后一种合金已开发出较高的矫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