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初创时期的德国行政法借用民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来建构其核心概念--行政处分,行政处分因而成为行政法上的法律行为;作为"规定功能的法概念",法律行为与"私法自治"原则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公法上也可以成为实践"依法行政"原则的手段.为了适应扩大诉讼救济范围的需求,行政处分概念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发生分殊,成为行政法上"法的行为"(Rechtsakt).在社会法治国、行政国家的背景下,行政处分概念出现了向民事法律行为回归、"阶段化行政处分"等新的发展趋势,以克服传统行政作用方式的"僵硬性".中国的行政法亦创设了类似于行政处分的具体行政行为概念,但由于对德国法上行政处分与民事法律行为源流关系的疏于整理,在相关的研究中出现了脱离学术传统、随意创设的局面.对这两个概念源流关系的梳理可以对国内相关的研究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