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死后角膜瞳孔区域图像颜色时序性变化规律,为死亡时间(PMI)推断提供一种无损、客观方法。方法构建家兔空气栓塞和溺死死亡模型,在温度20℃、湿度30%的暗室内,于死后72 h内每隔2 h用数码相机获取兔角膜图像。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MATLAB)分割出角膜瞳孔区域图像,提取RGBHSV 6项图像颜色特征参数值并进行与PMI关系的回归分析,同时比较不同死因对死后角膜瞳孔区域图像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不同死因死后72 h内,兔角膜瞳孔区域图像的R、G、B值均随PMI呈上升趋势,与PMI拟合关系较好(P<0.01),H、S、V值与PMI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两种死因死后兔角膜瞳孔区域图像R、G、B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与PMI的相关性相近,空气栓塞组兔角膜瞳孔区域图像的R、G、B实测值总体大于溺死组。结论个体死后角膜瞳孔区域图像颜色变化随PMI呈一定规律性,死因会影响死后角膜瞳孔区域图像颜色特征参数值大小。研究建立的相关回归方程为无损、客观推断PMI提供参考依据。
-
单位中国刑事警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