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发现,风险知识的生产具有明显的社会嵌入性。各类社会性要素影响着风险知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风险知识的生产方式。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所引发的风险状况是一切风险知识生产的源泉。风险知识在数量上的增加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科研院所、出版单位和各类基金等外部条件的支持,而研究者自身素养、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研究思路与逻辑等内在因素影响着风险知识的质量与水平。风险知识在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传播度较高,且与产出时间呈现负相关关系。整体上看,风险知识的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学院式"为主;知识生产的目标以政策回应为主,理论概括为辅;生产方法以文献提炼为主,缺乏大样本、多案例库的经验支撑;知识的产出效率虽高,但创新点少且增长乏力。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解决,从而更好地建构中国自己的风险知识体系。

  • 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