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马铃薯疮痂病是世界上普遍发生的一种顽固性病害,可造成10%至30%的减产,部分地块甚至减产40%以上。感染该病的马铃薯表皮有不少疮疤,不耐贮藏。研究人员大都聚焦在研究该病致病菌生痂链霉菌的单一作用,而在生产中此菌和土壤微生物是否有协同作用并不清楚。近日,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高峥和副教授周波团队揭示了马铃薯疮痂病发病新机制,认为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组成和功能与马铃薯疮痂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微生物组》(Microbiom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