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关联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CNKI、CBM、VIP和Wan Fang等6大数据库,搜集国内外ACE基因I/D基因多态性与心力衰竭发病风险关联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间截止为2019年10月1日;此外,检索纳入文献及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并在Google及百度学术进行检索,补充未纳入上述数据库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纳入心力衰竭患者1524例,健康对照1576例,合计样本量为31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D等位基因增加HF患者风险,差异有显著性(OR=1.684,95%CI:1.466~1.936,P=0.02)。对各基因模型进行分析结果为:DD vs. II模型(OR=2.295,95%CI:1.893~2.782,P=0.02);DD vs. DI+II模型(OR=1.971,95%CI:1.679~2.313,P=0.000);DD+DI vs. II模型(OR=1.593,95%CI:1.364~1.861,P=0.006)。基于地区的亚组分析显示,中国内陆地区(广东、福建、海南、山东、辽宁、湖南、湖北)人群ACE基因多态性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风险有相关性。结论基于目前的相关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内陆地区ACE基因(I/D)多态性与心力衰竭易感性有相关性,但本研究结论仍需优化的多中心、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