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一个小规模的阻断实验,对智能传播参与的青年惯性身体与睡眠损害展开研究,发现智能传播中的内容吸引力、强刺激、算法推送机制、关系社交的卷入、使用的快感等是形成惯性身体并导致睡眠延迟的重要影响因素。数据显示,智能传播参与对青年睡眠损害表现为入睡时间延迟、睡眠结构失衡两个方面。阻断实验进行后,被试的睡眠情况表现为睡眠总时长增加,深度睡眠、浅睡眠、REM睡眠配比更加均衡,深睡连续性得到提升,被试自主报告情绪和日常生活体验有所改善,来自"在线警觉""错失恐惧"的心理压力得到减弱。此外,青年对于睡眠感知的自我评估偏差,在算法、关系和个体参与相协同的智能传播机制中,惯性身体的风险和危害将可能被进一步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