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线栓法永久性脑缺血和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在3周自然恢复状态下学习记忆功能的差异及其脑结构变化。方法 SPF级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2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永久性缺血组(n=7)和缺血再灌注组(n=7)。后两组线栓法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再灌注组于缺血90 min恢复血供。术后16~22 d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定位航行实验逃避潜伏期,空间探索实验中第一次到达平台所在位置的潜伏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比及距离比、边界游泳时间比及距离比、游泳路径。术后22 d各组取Longa评分相近的4只大鼠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测量缺血皮质、纹状体、海马及其对侧相应区域的各向异性分数(FA)和梗死体积,计算FA比(rFA)和梗死体积比。结果 定位航行实验中,三组潜伏期均随训练时间增加而下降(F=36.202, P <0.001),但永久性缺血组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F=4.004, P> 0.05);永久性缺血组各时间点潜伏期均大于另两组(P <0.05)。空间探索实验中,两模型组边界游泳时间比和距离比均显著大于假手术组(P <0.017),永久性缺血组大鼠潜伏期大于假手术组(P <0.017);缺血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的游泳路径更优。两模型组左侧皮质、纹状体区FA、rFA均较假手术组下降(P <0.05);永久性缺血组左侧皮质FA、rFA及左侧纹状体FA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 <0.05)。永久性缺血组梗死体积和梗死体积比明显大于缺血再灌注组(t> 4.185, P <0.01)。皮质、纹状体左侧FA、rFA与逃避潜伏期、边界时间比和距离比相关(|r|> 0.498, P <0.05);脑梗死体积和百分比与逃避潜伏期、边界时间比相关(|r|> 0.538, P <0.05)。结论 永久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更严重,与梗死体积更大,皮质、纹状体神经纤维结构破坏更严重有关。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