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产量及磷素吸收利用效应

作者:黄金鑫; 曹***; 耿玉辉; 戚昕元; 潘京洲; 邢伟明
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44(04): 414-420.
DOI:10.13327/j.jjlau.2020.5091

摘要

通过2年水肥一体化田间试验,在2种施肥方式(膜下滴灌,传统施肥),3种灌溉定额(0;中量1 500 m3/hm2;高量2 500 m3/hm2),3种施肥量(0;中量N 180 kg/hm2,P2O580 kg/hm2,K2O 80 kg/hm2;高量N240 kg/hm2,P2O5120 kg/hm2,K2O 120 kg/hm2)条件下,研究不同滴灌方式及施肥量对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玉米产量,磷素吸收积累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年试验以膜下滴灌W2F2处理(高水高肥)的产量最高,2017年产量为13 587 kg/hm2,2018年产量为12 785.9 kg/hm2,但与W1F1(中水中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随着施肥量和灌水量的增加,磷肥利用率,磷肥偏生产力,磷肥农学效率均表现出膜下滴灌(W1F1~W2F2)>传统施肥(W0F1、W0F2),其中膜下滴灌的W1F1处理磷吸收利用效率最高,膜下滴灌比传统施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及磷素积累量、磷肥利用效率。从节水减肥的角度出发,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最佳产量的施肥量初步确定为施N 180 kg/hm2、P2O580 kg/hm2和K2O 80 kg/hm2;最佳灌溉定额为1 500 m3/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