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电子信息化下的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患儿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2018年4月1日~30日收治的148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交班模式;2018年7月1日~31日收治的154例患儿为实验组,采用电子化SBAR交班模式。比较两组交接班内容错漏情况、交接班时间、护士对危重患儿病情掌握程度及医护合作情况。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在交接班中发生错交、漏交的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书写交班时间、床旁交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士对患儿基本信息、病情诊断/病情变化、过敏史/特殊用药情况、主要异常检查/检验结果及风险评估掌握评分分别为(8.72±0.10)分、(9.37±0.09)分、(9.49±0.84)分、(9.56±0.83)分、(9.70±0.7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1±0.11)分、(6.70±0.12)分、(6.88±0.13)分、(6.81±0.13)分、(6.70±0.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信息交流、共同参与治疗或护理的决策及护士、医生的关系及医护合作状况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SBAR理论应用于危重患儿的交接班中可有效改善交接班内容错漏,节省交接班时间,提高护士对患儿病情的掌握程度,增进医护合作。

  • 单位
    昆明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