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的诗歌时常被认为具有后现代"拒绝深度模式"的性质,在语言游戏的背后,诗歌呈现出"零度抒情",甚至反抒情的特征。然而细致分析文本会发现,于坚的口语化诗歌具有"原乡"之情与日常生活抒情化两种向度。他的短诗和一部分长诗,正是通过抒情这一维度,超越了日常琐碎,获得了诗歌意义上的精神向度与价值立场。于坚的诗歌理念与他的作品之间也存在着偏差,这与诗人不断更新的生命体验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