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癫痫(Epilepsy,EP)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患病率为0.76%,约有3/4的癫痫患者于儿童时期起病。目前,关于治疗癫痫发作的手段有多种,比如口服抗癫痫发作药物(Anti-seizure medications,ASMs)、手术治疗、生酮饮食等。然而,ASMs是大部分癫痫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也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治疗。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与拉考沙胺(Lacosamide,LCM)都属于钠通道阻滞剂,其前者是第二代的ASMs,是一种快钠通道阻滞剂,而后者是作为第三代的ASMs,是一种慢钠通道阻滞剂。钠通道的快失活是以毫秒为单位,由内孔球链机制介导,有助于动作电位的终止和不应期的调节,是正常生理状态下主要的失活方式。与钠通道快失活不同的是,慢失活是以秒/分钟为单位,可能涉及内孔结构的重排,增加动作电位阈值调节膜的兴奋性,通常在病理状态下,钠离子通道更易进入慢失活状态。目前,OXC和LCM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欧盟药品管理局和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4岁及以上癫痫患者局灶性起源(伴有或不伴有继发性全面发作)的单药或添加治疗。本文将对LCM和OXC在治疗儿童癫痫的药代动力学、有效性及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