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四维盆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3年1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初产妇(均为产后6~10周)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组为自然分娩组(105例)、剖宫产组(55例),另取同时期未生育女性60名作为对照组,均实施四维超声进行盆底检查,观察膀胱尿道和盆膈裂孔情况,分别在静息状态和Valsalva动作下,测量并记录膀胱颈移动度(BNM)、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尿道旋转角(RA)等指标参数,并判定膀胱膨出程度(Green分型)。结果:自然分娩组FPFD发生率95.05%高于剖宫产组的29.09%(P<0.05);自然分娩组Valsalva动作状态的PUA、UTA、BNM、URA值均高于剖宫产组,同时,对照组以上指标检测值均低于分娩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剖宫产组、对照组三组静息状态的PUA、UTA检测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自然分娩产妇组的Green分型中Ⅱ型、Ⅲ型占比高于剖宫产组,Ⅰ型占比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损害产妇盆底结构,四维盆底超声可直观清晰地显示女性盆底结构并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变化,为产后FPFD的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
单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