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伴消化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作者:黄春明; 詹远京; 郭家伟; 胡中伟*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20, 29(04): 429-433.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20.04.015

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伴消化道症状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66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伴消化道症状患者纳入病例组,其余为对照组。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则采用非参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 266例COVID-19患者中大便性状改变81例(30.5%),呕吐40例(15.0%)。病例组共103例COVID-19患者(男44例,女59例),年龄(47.3±16.2)岁,对照组163例(男79例,女84例),年龄(49.7±16.2)岁。临床特点方面,病例组入院时发热、咳嗽、四肢酸痛和头晕头痛比例升高(P均<0.05),而两组患者重症率、性别和各种慢性基础性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室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尿素氮降低,而总胆红素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生化异常率比较,病例组入院时白细胞降低(24.3%vs 13.5%)、淋巴细胞减少(42.7%vs 30.1%)、谷丙转氨酶升高(13.6%vs 6.1%)更常见(P均<0.05)。两组胸部CT累及单侧肺、双肺病变差异均无统学计意义(P均>0.05)。结论 COVID-19伴消化道症状患者更易出现发热、咳嗽、四肢酸痛和头晕头痛,白细胞降低、淋巴细胞减少、谷丙转氨酶升高更常见,但与病情严重程度、慢性基础疾病、CT图像无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