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驱动基因改变情况与临床病理、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于上海长海医院诊治且病例资料完整的16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Taqman-ARMS法检测所有患者驱动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淋巴瘤激酶(ALK)、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酸激酶(ROS1)、MET基因受体酪氨酸激酶(MET)改变情况,并分析其与一般情况(性别、吸烟与否)、临床病理(病理类型、分化情况及TNM分期)、治疗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中EGFR的总突变率为34.57%,ALK和ROS1融合基因的总阳性率分别为9.88%和12.35%,Met基因总扩增率为6.17%。EGFR突变在患者是否吸烟、分化情况及TNM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患者是否吸烟和TNM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的阳性表达在患者的分化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OS1融合基因的阳性表达在临床基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PFS期生存率均高于EGFR未突变组(P<0.05),EGFR突变组中靶向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期)和PFS期生存率均高于传统治疗组(P<0.05)。ALK融合基因阳性表达组PFS期生存率低于ALK融合基因阴性表达组(P<0.05),而ROS1和Met的阳性表达与PFS期生存率无关(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在治疗前检测驱动基因改变情况,对传统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 单位
    上海长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