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茵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赵芬芬; 施卫兵*; 齐春伟; 许文彬; 马翠翠; 郭锦晨
来源: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 35(05): 961-970.
DOI:10.16448/j.cjtcm.2023.0527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究赤茵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Pubchem和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数据库中筛选出赤茵合剂的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对应的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TTD及PharmGkb数据库筛选出CHB的靶点,构建“赤茵合剂-有效成分-潜在靶点-CHB”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PPI),利用Cytoscape3.7.2进行优化及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聚类分析。借助Matescape在线平台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结果。最后将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赤茵合剂治疗CHB的活性成分152个,包括槲皮素、毛蕊异黄酮、木犀草素、山柰酚、丹参酮ⅡA、芒柄花黄素等;127个核心靶点,包括TP53、AKT1、PTGS2、TNF、IL6、JUN、STAT3、1L1B等;包含466条生物过程、55条细胞组分、107条分子功能。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包含了Hepatitis 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169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活性成分与靶点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性。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