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同治七年《戊辰郡城救灾记》碑记载襄阳府水灾、民乱及救灾过程,碑文涉及出贷、发赈等救灾措施及钱粮来源,对于研究晚清地方自然灾害及荒政有一定价值。救灾中政府官员、地方士绅阶层、寺院等救灾力量互相补充,显示出传统乡土社会根植于血缘、民俗、宗教基础上的地方治理模式。立碑作为道德和政治的事件,以庄重而又富于感情的形式记录灾害和救灾过程、塑造救荒良吏形象,凸显出撰碑者和立碑者赋予石材“纪念碑性”的永恒象征意义及希望对公众舆论产生影响并为后世垂范的用心。
-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湖北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