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基于相关出土文献语料库,从历时角度对疑问代词{何}的实际用字情况进行穷尽性的定量研究,考察其用字定型过程。出土文献中疑问代词{何}的书写形式经历了一个从"可"到"何"的用字选择过程。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数量巨大的疑问代词{何}普遍借用"可"来记录。最早在战国晚期、最迟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疑问代词{何}便开始借用"何"表示。到了西汉早期简帛文献中,疑问代词{何}已经迅速完成了从"可"到"何"的转换定型过程。二字使用频率和功能变化是转换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