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方式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熊英辉; 刘建平; 唐华军; 张特; 卢林军; 吴礼扬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34): 81-82.
DOI:10.15912/j.cnki.gocm.2015.34.060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入路手术治疗胸、腰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4年6收治的54例脊柱结核患者,三组患者年龄、体质量、病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统一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2周后根据分组,分别进行前入路手术、后入路手术、前后联合入路手术,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采用脊髓损伤分级评价(FRANKEL)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评级。结果三种手术平均手术按时间长短依次为前后联合入路耗时最长,后路次之,前路最短;出血量后路手术最少,前路次之,联合入路最多,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前分级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分级可见三组患者病情均有好转,三组均无A级病例;B级病例仅第一组有1例;C级第一组、第三组各1例;D级第一组、第二组各3例,第三组2例;E级第一组13例,第二组、第三组各15例。术后三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每组术前术后分级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差异较小,但手术时间、出血量各有不同,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进行选择最佳手术方案。

  • 单位
    广东省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