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寰椎侧块滋养孔解剖测量与临床意义

作者:苏宝科; 王威; 蔡永强; 张云凤; 王利东; 许阳阳; 冯会梅; 和雨洁; 王海燕*; 李志军; 王星; 王志强; 李筱贺*
来源: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9, 37(02): 126-129.
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9.02.002

摘要

目的观察并测量寰椎侧块滋养孔的临床解剖学参数,为降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术中血管损伤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38例正常干燥成人寰椎骨标本,观察寰椎侧块滋养孔(以直径≥1.0 mm为判定界限)的形态、数目、位置;测量滋养孔最大横径、纵径、深度,滋养孔外缘到横突孔内缘之间的距离等。结果 38例寰椎标本中,95%存在滋养孔,42%呈圆形、8%呈横椭圆形、45%呈纵椭圆形;5%无滋养孔;79%左右两侧滋养孔对称,16%不对称。滋养孔最大横径为(2.16±0.86)mm,最大纵径为(2.82±1.03)mm,最大深度为(1.75±0.71)mm,滋养孔外缘到横突孔内缘之间的距离(8.61±1.46)mm,各测量指标左右两侧无显著差异。结论 95%的寰椎左右两侧存在滋养孔,且均位于寰椎侧块的中间区域,椎弓根螺钉通道处;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时,螺钉的直径可参考(8.61±1.46)mm;螺钉通道距离寰椎侧块内缘(1.73±0.7)mm。

  • 单位
    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 解剖学教研室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