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气象条件对衡阳冬季重污染物累积增长和消散的影响机制,利用2017年1月1~5日衡阳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基本气象数据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了重污染过程中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0hPa衡阳处于南支槽前,北方冷空气势力弱,地面为均压场是此次污染物累积增长阶段的环流特征。低层由东北风或东南风切变成西南风和近地面至中低层高于70%的相对湿度有利于污染物爆发性增长,近于1m/s的风速和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物水平扩散。低层存在弱辐合区,中低层的下沉气流导致大气垂直交换差,是造成空气污染物累积的直接边界层动力条件。污染期间表现为大部时段在0.7~1.5km出现悬浮逆温,但在污染峰值时段没有明显的逆温现象。北方冷空气南下,地面风速加大和中低层垂直运动增强成为污染物消散的主要原因。造成此次严重空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来自湖南省北部。

  • 单位
    衡阳市气象局; 湖南省气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