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心肌缺血是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或缺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1]。长时间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不可逆性损伤,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有效恢复血液再灌注[2]。但目前已形成的共识是,再灌注本身亦会导致心肌细胞进一步损伤,并由此导致以左心室扩大及收缩功能下降为特征的心脏重构[3]及出现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微血管阻塞和心肌坏死等临床表现。心肌缺血的主要治疗干预手段包括溶栓治疗或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目的是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并改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