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围手术麻醉期冠心病患者在不同时刻有创血压(invasive blood pressure,IBP)和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BP)监测在SBP、DBP的相关性和差异,为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2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166例。其中男92例,女74例,年龄45~81岁,平均年龄(59.6±9.3)岁;BMI(23.2±3.0)kg/m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当血压平稳时(T1)、麻醉诱导后血压平稳时(T2)、术后ICU血压平稳时(T3)记录患者两种不同方法同时测量同一上肢的血压值,分析IBP与NBP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区别等。结果:在T1、T2、T3时刻,同无创收缩血压、无创舒张血压相比,有创收缩血压、有创舒张血压均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5,P=0.0001,t=39.36,P=0.00001,t=3.06,P=0.006,t=1.66,P=0.004,t=14.88,P=0.0001,t=11.89,P=0.0001)。在T1、T2、T3时刻,SBP、DBP在有创法和无创法测量的结果均呈显著正相关(r=0.703,P=0.0001,r=0.801,P=0.0001,r=0.568,P=0.001,r=0.408,P=0.011,r=0.807,P=0.0001,r=0.757,P=0.0001)。在T1时刻,NBP、IBP的高血压比例分别是48%、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15);在T2时刻,NBP、IBP的高血压比例分别是12%、2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6,P=0.001);在T3时刻,NBP、IBP的高血压比例分别是41%、5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P=0.023)。结论:冠心病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IBP均高于NBP,两者间正相关性。在临床中,麻醉医生可以根据医疗机构条件、自己技术水平、外科手术大小和患者循环状况选择合理的测压方式。
-
单位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