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南学术》开展的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学术争鸣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一,表示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从一般原理的研究进入到重视文本的探讨。这种文本的探讨深入到唯物史观的三个方面:一是这一历史观在唯物史观制定初期没有也无法制定的部分,这就是“国家与文明起源”的内容;二是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问题;三是马克思史学研究的方法问题,这表现为逻辑方法与实证方法的关系问题。对此,争鸣双方都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有着深刻的理解。其二,双方的分歧是同我们以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层面上对唯物史观理论的理解有关系。长期以来,哲学教科书遵循的是“二分板块”结构(即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的关系是前者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