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及Willis环变异情况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治疗后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六院、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影像学诊断为急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且行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根据闭塞位置将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为Ia、Ib、L及T型4型。通过治疗90 d后患者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明确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果 158例中预后良好组患者58例, 预后不良组患者100例。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明显偏低, 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偏低, 房颤比例明显偏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颈动脉闭塞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预后良好组中Ia型患者比例最高, T型最低, 分别为75.9%和3.4%。2组患者Wills环变异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OR=0.342, 95%CI:0.127~0.919, P=0.033;OR=0.066, 95%CI:0.005~0.803, P=0.033)。结论房颤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分型为T型患者更易出现不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