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踝痉挛及下肢运功功能的皮层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李洁心; 邵梦鸣; 胡瀚尹; 周煜达; 刘文兵; 徐彬; 章水晶; 舒馨馨; 徐聪琴; 邱纪方*
来源:中国康复, 2022, 37(10): 631-635.

摘要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居民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流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的普遍暴露等,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呈爆发式增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1]。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较2010年升高约50%[2]。一项关于70岁以下的脑卒中患者七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约有1/3的患者肌张力增加,1/2的患者出现典型的痉挛[3]。踝关节作为人体姿势控制的微调枢纽,在步行与平衡的维持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作为脑卒中主要功能障碍之一,会影响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最终会导致足下垂和足内翻畸形,使足底不能有效地接触地面,重心不能有效地前移,这直接影响了幸存者的步行、平衡及日常生活活动[4-5]。牵伸治疗是预防和治疗痉挛的主要干预手段[6-7],现行的牵伸方案中往往包含被牵伸肌群及其拮抗肌的主动训练内容,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8-9],如今,越来越多研究已证实: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和运动学习与脑的可塑性有关[10-11],而牵伸训练改善下肢运动功能相关的皮层调控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非侵入性神经影像技术已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探索脑卒中康复机制和疗效的研究中[12-13],本文将牵伸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踝关节痉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研究现状及利用非侵入性脑功能成像技术探索其大脑皮层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为优化康复治疗方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