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18年湖北省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夹夜法,1-12月单月监测;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布雷图指数法和双层叠帐法,4-10月监测;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4-10月监测;蜚蠊监测采用粘捕法,1-12月单月监测。结果 2018年湖北省鼠类捕获率为0.36%,黄胸鼠为优势种,农村居民区和重点行业鼠密度略高于城镇居民区。诱蚊灯法监测结果显示,蚊类平均密度为12.44只/(灯·夜),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牲畜棚蚊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生境。蝇类密度为2.55只/笼,家蝇为优势种,农贸市场蝇密度最高(3.95只/笼)。蜚蠊平均密度为0.53只/张,侵害率为7.64%,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农贸市场蜚蠊密度(1.93只/张)和侵害率(14.44%)均为最高。鼠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蝇在5-9月维持在较高密度水平。结论湖北省2018年主要病媒生物危害均处于较低水平,今后应持续提升监测系统敏感性,提高监测与预测预警水平,为湖北省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 单位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