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髋臼成形术(percutaneous acetabuloplasty)联合放疗治疗髋臼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24例髋臼转移瘤患者的病历资料, 男9例、女15例, 年龄56.0(50.0, 67.5)岁(范围40~85岁), 左侧12例、右侧12例。原发肿瘤为乳腺癌8例(33%)、肺癌7例(29%)、前列腺癌4例(17%)、肠癌2例(8%)、宫颈癌1例(4%)、肾癌1例(4%)、肝癌1例(4%)。骨转移灶均为多发, 其中16例(67%)伴有其他脏器转移。转移灶性质:溶骨性19例(79%)、混合性5例(21%)。病灶分布区域:臼顶11例、臼顶+前柱2例、臼顶+后柱8例、臼顶+前柱+后柱3例。病灶大小2.0 cm×1.5 cm×2.0 cm~4.5 cm×4.0 cm×11.0 cm。髋臼转移灶周围存在骨皮质缺损11例(46%), 存在软组织肿块8例(33%)。于局麻或全麻下行经皮髋臼成形术, 术后1周内行局部放疗治疗(体外放疗, 30 Gy, 10 d)。记录患者原发灶位置、确诊肿瘤时间、骨转移时间、骨转移灶数量、转移灶性质、分布区域、病灶大小、有无骨皮质缺损、有无软组织肿块、有无其他脏器转移、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填充效果及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放疗后、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行走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 ECOG)简化活动状态评分量表评估临床疗效, 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4例患者中23例手术顺利完成, 1例失败。失败原因为穿刺针刺破髂骨内板致大量骨水泥向骨盆内渗漏, 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未改行开放性手术, 髋臼处疼痛缓解不明显, 继续口服镇痛药物及综合治疗, 术后4个月死亡。随访时间为18.0(11.8, 23.5)个月(范围3~49个月)。VAS评分、行走评分及ECOG评分自术前(7.2±1.1)分、(1.4±1.4)分、(2.5±0.7)分改善至术后48 h的(2.6±1.9)分、(2.5±1.4)分、(2.0±0.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48 h与放疗后48 h各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时92%(22/24)的患者局部症状无进展。结论经皮髋臼成形术可快速恢复髋臼的稳定性, 缓解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经皮髋臼成形术疗效不佳的患者放疗可能无效, 但放疗可控制局部症状进展, 两者联合可提高髋臼转移瘤患者的疗效。
-
单位河南省肿瘤医院; 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