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根管治疗后远中邻■腭面(disto-occluso-palatal, DOP)缺损的上颌第1磨牙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策略。方法 建立8种不同的纤维桩-树脂核修复策略修复后的上颌第1磨牙有限元模型。若多根桩在髓腔内存在干扰,则将较细的桩在重叠部分下方1 mm处水平截断作为辅桩,较粗的桩保留原长作为主桩。分别加载与牙体长轴平行的800 N垂直力和与牙体长轴呈45°的225 N侧向力。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牙体组织和纤维桩内的等效应力及桩-树脂水门汀、树脂水门汀-根管壁界面上的切应力。结果 在相同载荷下,不同组间在牙体组织外表面的应力分布形式相似。垂直加载时,应力集中于根干的腭侧面;侧向加载时,应力集中于根干的近中颊侧面。置入纤维桩的根管中1/3处内表面最大等儿应力上升,而根管颈1/3处内表面最大等效应力下降。垂直、侧向载荷下所受应力最大的桩分别是腭桩和近颊桩。垂直载荷下,在同一根管内主桩较辅桩在桩-树脂水门汀界面上的切应力大;侧向载荷下,近中颊桩的桩-树脂水门汀界面切应力最大。垂直载荷下,树脂水门汀-根管壁界面上最大切应力在腭根内放置纤维桩时最大;侧向载荷下,界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在近颊根放置纤维桩时最大。结论 对于DOP缺损的上颌第1磨牙,纤维桩修复能有效地将■力向根方传导,改善剩余牙体组织中的应力分布。在腭根内置入单根纤维桩进行纤维桩-树脂核-全瓷冠修复可能是其最佳修复策略。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