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Holmes震颤(H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在5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H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 并利用Fahn-Tolosa-Marin震颤评定量表(TRS)比较不同的病变类型组间(孤立病变组与多发病变组;中脑受累组与非中脑受累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1)本研究共纳入23例患者, HT出现距原发疾病的时间为2 d至20个月(中位时间29 d), 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管病(18例, 78.3%)。(2)影像上原发病损部位依次为中脑(65.2%)、丘脑(47.8%)及小脑(30.4%)。表现为孤立病变12例(52.2%)、多发病变11例(47.8%);中脑受累15例(65.2%)、非中脑受累8例(34.8%)。研究显示孤立病变组与多发病变组T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 而中脑受累组的TRS总分较非中脑受累组显著升高(P=0.00)。(3)深部脑电刺激术有效治疗1例;单纯药物治疗22例, 其中以左旋多巴联合氯硝西泮(7/12)与左旋多巴单药(9/20)较有效。(4)出院3个月随访时, 手术治疗者预后良好, 而药物治疗者中良好结局者仅8例(36.4%)。孤立病变组与多发病变组预后不良者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 而中脑受累组预后不良者占比显著高于非中脑受累组(P=0.02)。结论 HT最常见的病因是脑血管病, 常见的原发病损部位为中脑、丘脑及小脑。单纯药物治疗的HT仅部分有效且短期预后不佳, 原发中脑受累者震颤程度更重且预后更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