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3D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刘贵宾; 崔昊; 曹博; 梁文全; 陈润开; 宋立强; 黄俊; 袁震; 卫勃*
来源: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3, 28(01): 22-29.
DOI:10.13499/j.cnki.fqjwkzz.2023.01.022

摘要

目的:比较机器人与3D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远期预后及影响远期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指导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256例行3D腹腔镜与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与病理信息,其中3D腹腔镜组139例,机器人组11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肿瘤病理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机器人组与3D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1.69±47.14)min vs.(237.82±40.26)min,P=0.485],3D腹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量[(29.33±13.02) vs.(24.82±9.50),P=0.002]、术中出血量>200 mL的比例(13.7%vs. 4.3%,P=0.010)高于机器人组。近期疗效方面,3D腹腔镜组首次排气时间长于机器人组[(4.25±1.20)d vs.(3.26±1.44)d,P<0.001],手术费用少于机器人组[3.07(2.36-3.82)万元vs.5.31(4.98-5.77)万元,P<0.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腹腔镜组与机器人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12.9%vs.17.1%)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7%vs. 4.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预后方面,3D腹腔镜组与机器人组3年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6%vs.83.8%,P>0.05)。亚组分析显示,在3D腹腔镜组与机器人组中,术后病理为Ⅰ期、Ⅱ期、Ⅲ期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6%vs.97.8%,86.1%vs. 94.3%,63.3%vs. 55.6%,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与胃癌患者远期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岁、较晚TNM分期是影响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方式并不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760)。结论: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与3D腹腔镜手术相当,对于女性、高龄、TNM分期较晚的胃癌患者应重视术后综合治疗,以提高远期预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