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蜃楼》是郁达夫原初的创作计划中颇为重视但实际未能终章的中篇小说。小说取名《蜃楼》,与郁达夫创作的十二首《日本谣》中第六首起句中的"蜃楼"一词以及清代小说《蜃楼志》有关。《蜃楼》与《日本谣》之间呈现同质异构的"以诗带文"现象。《蜃楼》创作未成,原因在于他其时为贫病交缠所苦,家务杂事甚多。《蜃楼》已经问世的前十二章以杭州为故事发生的场景,在不同的章节内都穿插和延续了对自然风物的描写,人物、风景、情感三者的彼此联动呈现一种新的文本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