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钟敬文先生的《民间文艺学的建设》一文不仅提出了“民间文艺学”这一学科概念,而且致力于民间文艺学理论研究领域的框定、本体的辨析、方法论的择取,全面阐述了为何建设和如何建设民间文艺学这两个基本问题,令人信服地论证了建立民间文艺学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理性。然而,由于该文是钟先生年轻时的作品,发表时间距现在久远,便被贴上不成熟及没有创意的标签;殊不知民间文艺学完整的理论体系正是由这篇宏文构筑起来的。该文有五个组成部分,亦可归之为系统论、本体论、主体论和方法论。“系统的民间文艺学”是全文论述的焦点,所绘制的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图”已臻完备;民间文艺本体的声音还原及民众主体性的张扬,给口头性与集体性注入了充满学术和政治张力的内涵;民间文学的生活属性为各学科提供了开阔的研究视域,而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则是钟先生力主并践行的方法论范式。“四论”涵盖了民间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面,奠定了一门崭新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基调,透示出钟先生远大的前瞻性视野和广阔的胸襟。在中国民间文艺学发展史上,该文堪称纲领性文献,其无可替代的地位和应该生发出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一篇文章所不可比拟的。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