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北紫堇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作者:南泽东; 韩广田; 李喜安; 任华忠; 鱼江; 王寿峰; 郭力*
来源: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0, 26(15): 163-168.
DOI:10.13422/j.cnki.syfjx.20201711

摘要

目的:对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评价。方法:采用正相硅胶,LH-20型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NMR,MS等波谱方法以及理化性质结合文献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四甲基唑蓝(MTT)法测定了分离得到的13个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SMMC-7721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从赛北紫堇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5-羟基吡啶-2-甲酸乙酯(1),元胡内酯(2),3,4-顺-3,4-二羟基-β-紫罗兰酮(3),megastigmane(4),9-hydroxy-4,7-megastigmadien-3-one(5),blumenol A(6),吲哚-3-羧酸(7),1-methyl-[1,2,4]triazolo[4,3-b][1,2,4]triazin-7-one(8),腺嘌呤(9),烟酰胺(10),2-羟甲基-5-羟基吡啶(11),腺嘌呤核苷(12),β-胡萝卜苷(1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显示化合物3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4. 7μmol·L-1(阳性药顺铂IC50为4. 8μmol·L-1),化合物4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IC50为13. 8μmol·L-1(阳性药顺铂IC50为5. 4μmol·L-1)。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3~8为首次从紫堇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9~12为首次从赛北紫堇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人肝癌HepG2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化合物4对人肝癌SMMC-7721具有中等的抑制活性,其他化合物对上述两种肝癌细胞均没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 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轻化工大学